国考报名入口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贵州公务员考试网 >> 专业科目考试 >> 专业

2026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发布:2025-09-15 08:28:36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贵州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像我们生活中的买卖行为、租房子的租赁行为、立遗嘱的行为、结婚离婚行为都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有瑕疵,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主要有四种情形。

 

\
(1)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①表意人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等发生了重大误解

 

  ②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

 

  ③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

 

\
(2)欺诈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①欺诈方具有欺诈的故意

 

  ②欺诈方实施欺诈行为

 

  ③被欺诈的一方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④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了意思表示

 

\
(3)显失公平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4)胁迫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刷题巩固

 

  下列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A.6岁的丙将妈妈的金手镯赠送了给隔壁的小妹妹

 

  B.15岁的乙在端午节买了一个粽子当晚饭

 

  C.25岁的甲为了向心仪的女孩求婚,购买了价值5万元的钻戒

 

  D.丁在购物时,因对价格数额发生误解而多支付了200元价款

 

  【答案】D。

 

  解析:A选项丙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该行为无效;B选项乙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该行为有效;C选项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行为有效;D选项对价格存在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公共科目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公共笔试科目需要备考的考生可借鉴参考2026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点击订购备考。面试备考可结合贵州公务员考试面试系统课程学习。

图片
贵州公务员考试快速提分手册



上架了!

\
\
 

 

刷题不过瘾,想咨询其他?  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5 http://www.gzs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6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