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入口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贵州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重要新闻

2024年贵州公务员常识累积:战国时期的三大变法

发布:2023-11-03 10:24:27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贵州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战国时期的三大变法”。

  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关键一招和必然选择。在古代,尤其是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国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纷纷力主变法。在公务员考试中,也经常考察变法的具体措施。下面必胜公考将战国时期的三大变法汇总到一起,帮助大家进行对比记忆。

 

  东周时期,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林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实力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国相继都有变法人士主持变法,具体有哪些卓有成效的变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试 题 练 习 】

 

  “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这段话评价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商鞅变法

 

  B.盘庚迁殷

 

  C.武丁盛世

 

  D.焚书坑儒

 

  【解析】答案选A。这段话出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大意为:公孙鞅(即商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又何况今日治理一统天下的当政者呢?A项,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实行变法,确定了法治的思想,让秦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并且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这段话中的商君即商鞅,该项符合题意,当选;B项,盘庚迁殷,是指商王盘庚即位后把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的历史事件。该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是指盘庚侄子武丁执政时,殷商国势达到鼎盛的历史事件,该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焚书坑儒,是指秦始皇为巩固统治而焚烧古代典籍、坑杀方士儒生的历史事件,该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从上述题目中,可以看出在常识考试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以理解型题目为主,题目难度适中,大家在对比区分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

  公共科目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公共笔试科目需要备考的考生可借鉴参考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点击订购备考。面试备考可结合2023年贵州公务员考试面试系统课程学习。

图片
贵州公务员考试快速提分手册



上架了!

\
\
 

 

刷题不过瘾,想咨询其他?  扫码回复“咨询老师”
\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23 http://www.gzs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6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