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精选720题(655-657)
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省考竞争势必更加激烈,提醒考生一定要安心备考,需要复习教材的考生可参考2022年贵州公务员考试教程(免费赠送130+知识点精讲,18000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点击订购)复习。面试备考可结合2022年贵州公务员考试面试系统课程学习。贵州省考竞争激烈,行测115题,120分钟答题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在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为此,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准备了每日一练,帮助考生寻找题感。


题型分类 | 题型分布 | 2021年 | 2020年 | 2019年 | 2018年 | 2017年 | 2016年 | 2015年 |
常识判断 | 常识判断 | 15 | 15 | 15 | 15 | 20 | 20 | 20 |
言语理解和表达 | 逻辑填空 | 18 | 21 | 21 | 17 | 15 | 20 | 10 |
片段阅读 | 20 | 19 | 19 | 23 | 20 | 20 | 20 | |
数量关系 | 数量关系 | 12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 8 | 5 | 5 | 5 | 5 | 5 | 5 |
定义判断 | 8 | 6 | 6 | 5 | 10 | 10 | 10 | |
类比推理 | 6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逻辑判断 | 8 | 9 | 9 | 10 | 10 | 10 | 10 | |
资料分析 | 资料分析 | 20 | 20 | 20 | 20 | 20 | 15 | 15 |
合计 | 115 | 115 | 115 | 115 | 120 | 120 | 110 |
接下来完成1-3题!
1.“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却包含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它直观地提示我们,依托生态发展旅游,必须 自然规律, 保护生态环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遵循 注重
B.遵照 强调
C.遵守 注意
D.尊重 关键
2.许多种类的蝴蝶鱼在尾部前上方,与头部眼睛相对称位置有一黑色斑点,宛如鱼眼,而它的眼睛则 在头部的黑斑中。平时,蝴蝶鱼在海中总是倒退游动。掠食者常受尾部黑斑的 ,误把鱼尾作鱼头。当掠食者猛扑向它时,蝴蝶鱼正好顺势向前飞速逃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隐匿 引诱
B.隐藏 迷惑
C.深藏 诱惑
D.藏匿 诱骗
3.良知需要的是诚信而非虚浮。 ,政府的公信力居然已是公众一再拷问和质疑的焦点。话语表达的八股,数字政绩的注水,政府承诺的空洞,改革举措的扭曲,政策优惠的 ,构成了一块块官员行政的诚信短板。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的进步,距离公众的要求和期望仍然相去甚远。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斗转星移 垄断
B.不可思议 独揽
C.痛心疾首 匮乏
D.曾几何时 截留
贵州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词义侧重的辨析与填空。
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空,“遵守”是指按照规定行动,遵守规定或制度,侧关键点在“守”;“遵循”表示遵照,依规律行事,多指对规律性东西;“尊重”通常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付诸行动。由后文的“自然规律”可知,括号内填“遵循”最恰当。“注意”指把意志或者关注点放在某个方面;“注重”指的是重视,语义色彩比“注意”更浓。从文意看出,是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单是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不同侧关键点的辨析和语境搭配。
从第二空入手。“引诱”指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迷惑”指使迷惑;“诱惑”指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诱骗”指诱惑欺骗。结合文意,掠食者误把蝴蝶鱼的鱼尾当作鱼头,这是因为蝴蝶鱼鱼尾的黑色斑点像鱼眼,使掠食者分不清头尾,因此“迷惑”最符合语境。答案锁定B项。第一空,“隐匿”指隐藏,躲起来;“隐藏”指掩盖、掩饰;“深藏”强调藏之深;“藏匿”指藏起来不让人知道。根据上下文,蝴蝶鱼的眼睛藏在头部的黑斑有利于其躲避掠食者的捕捉,B项的“隐藏”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第一空,从“居然已是”的惊叹语气,可以推测,前文要么表达同样强烈的感情,要么反衬变化之大,A项“斗转星移”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一般指过了较长的时间,用在这里反而会淡化变化的大,不选;B“不可思议”与“居然”表意重复,不选;C项“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用在这里句子不完整,也不选;D项“曾几何时”意为没过多久,用时间之短反衬变化之大,符合文意。验证第二空,“截留政策优惠”可通。所以选D。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