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贵州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19年贵州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之阅读理解(11.30)

发布:2018-11-30 14:53:08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9年贵州公务员考试时间暂未公布,预计2019年贵州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3月,笔试时间为4月。历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贵州公务员考试用书(免费赠送200+课时在线听课,2万道题在线刷题、200套真题在线模考)为帮助考生练习行测相关题目题型,贵州公务员考试网每日公布练习题供考生练习:
\
  接下来完成1--5题!

  1.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更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了各种声音,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与声音有画面的,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欣赏自然需要视觉、听觉的全方位体验
  B.大自然为艺术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
  C.自然风景超出了人所能创造的境界
  D.聆听自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
 
  2.中世纪是西方社会最黑暗的时期。基督教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中世纪的世界观本质上是神学的世界观”,“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一一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因此,独立的法学消失了。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独立的法学消失了,因此法学思想也随之消失了
  B.中世纪之所以没有独立的法学,是因为宗教处于统治地位
  C.法学思想糅合在神学中,被保存和发展下来
  D.独立的法学消失了,法学作为神学的科目被保存和发展下来
 
  3.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4.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要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就需要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比如,进一步明确科普创作的地位,将其放到与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等同等的地位予以重视,或者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等。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
  A.科普创作需要多方面的巨大投入
  B.科普作者应当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
  C.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比科普创作更重要
  D.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5.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楷模”原指两种树
  D.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贵州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A
  解析:文段重点谈到自然除了提供风景还提供声音,这种双重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因而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欣赏自然风景的过程中,既需目视也需听音,A项符合此意,故本题选A项。
 
  2.答案: A
  解析: 原文并没有说独立的法学消失,法学思想也随之消失,客观实际也并非如此,故选A。
 
  3.答案: D
  解析:D项“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表述过于绝对,夸大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A
  解析:从文段第一句“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可以知道,A项与文段的意思相符。B项偷换了主体,把“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偷换成“科普作者”,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A项。
 
  5.答案: C
  解析:根据提问“意在”一词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材料主要阐述了“楷模”原指两种树,后被人们演化成一个专有、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C项提到”原指“,涵盖了材料的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
  A项是材料的信息之一,但没表现出后来的演化;B、D项材料并未涉及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8 http://www.gzs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6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