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贵州公务员考试网 >> 专业科目考试 >> 其它

2017贵州农村信用社考试资料:公基宏观经济基本概念一

发布:2016-12-11    来源:贵州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战2017年贵州农信社考试,特整理编辑了农信社笔试资料,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预祝各位考生在贵州农信社考试中取得成功!
  一 经济总量和总需求、总供给
  1、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1936年英国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主要指标: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②国民生产净值(NNP)由国民生产总值减占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得到的国民生产净值;
  ③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指全部要素的收入,在数量上等NNP减去政府的间接税;
  ④个人收入(PI)是经过再分配的国民收入,在数量上等国民收入减去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上政府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I)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个人收入减支所得税。居民用它进行消费和储蓄。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总产出减去政府的税收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⑥GNP价格矫正指数。它是名义GNP对实际GNP的比率。是衡量一国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程度。
  ⑦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额。
  2、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对一国总产业的意愿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包括居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需要考虑加上出口需求。
  3、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一国全部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在封闭经济中,总供给等消费加储蓄加税收之和,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要加上进口。
  总供给的问题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它受到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4、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总需求是决定总供给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经把个别商品的出售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跳跃”。
  二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劳动和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要素。
  2、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粗放型增长,是指在生产要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3、经济周期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不可能表现为直线式的增长,而是呈现一定的波动。在时间序列,一国经济总量呈现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变化。这种经济现象称为经济周期(亦称经济波动、商业循环)。
  特征:①不仅表现在个别部门上,而是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上;②可以把一个经济周期看成四个首尾衔接的阶段;③具有反复性。
  机制主要有:①银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导致经济波动;②投资的扩张和收缩导致经济波动;③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4、经济波动的自发性
  经济扩张和收缩存在累积效应。累积效应是由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交织产生的。
  乘数理论指出:单位自发性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支出连锁地增加,从而使总产出以一种放大的形式增加。
  由于经济波动的自发性,完全避免经济波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政府应可以尽可能减少经济波动。最明显的政策主张有两个:一是凯恩斯的政策,其特征是相机抉择。二是货币主义的政策,其特征是单一的货币规则,即通过稳定的货币发行使经济保持稳定。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CopyRight 2016 http://www.gzs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16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